聯系電話:13889913884 聯系郵箱:13889944711@163.com
公司地址:深圳市坪山區碧嶺街道碧嶺社區坪山金碧路589-6
發布時間:2024-12-20 15:30:16
屋面與防水施工禁忌及正確做法全解析
在建筑防水工程領域,尤其是屋面防水處理時,有諸多關鍵要點需格外留意,一旦操作不當,不僅難以根治滲漏問題,還可能引發更多后續麻煩與損失。以下為您詳細闡述常見的屋面防水施工禁忌以及對應的正確做法。
一、禁忌:背水面盲目修補滲漏
當屋面防水出現滲漏后,直接在室內對應滲漏位置(背水面)進行修補是極為錯誤的做法。許多人錯誤地認為哪里漏水補哪里即可,然而這種“頭疼醫頭”的方式完全不可取。屋面滲漏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僅僅對室內出現滲漏的部位進行簡單修補,或許能暫時阻止水從該特定位置流出,但根本無法確保滲漏水不會另尋他路,從其他薄弱部位滲出。如此一來,滲漏問題實則并未得到徹底解決,只是將隱患暫時隱藏,隨時可能再次爆發,給建筑結構和室內裝修帶來更嚴重的損害。
正確做法:專業的屋面滲漏修復,務必從迎水面入手檢查滲漏根源。仔細排查屋面的防水卷材、防水層、排水坡度、天溝、檐口以及各種管道、女兒墻根部等易滲漏部位,精準定位滲漏點。在確定滲漏點后,依據實際情況對迎水面進行全面且細致的翻修處理。這可能涉及到鏟除原有破損防水層,重新鋪設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確保修復后的防水層具備完整的防水性能,有效阻止雨水再次滲入屋面結構層,從而徹底解決滲漏問題。
二、禁忌:使用不相容材料修補防水層
部分施工人員為避免材料浪費,常使用與原防水層不相容的防水材料進行修補,這是嚴重的錯誤行為。防水層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要求各層材料之間具備良好的相容性與粘結性,以形成協同工作的防水屏障。若修補層與原防水層無法緊密結合,就無法滿足防水整體性要求,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因溫度變化、結構變形等因素影響,極易在修補層與原防水層的結合處產生縫隙,從而導致二次滲漏。這不僅會使之前的修補工作付諸東流,還會因重復維修增加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給業主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
正確做法:在進行防水層修補前,務必深入了解原防水層所使用的材料類型、性能特點以及施工工藝。根據這些信息,精心挑選與原防水層相容且適配的修補材料。例如,若原防水層為瀝青基防水卷材,修補時應選用同類型或與之相容的改性瀝青材料;若為高分子防水卷材,則需使用專用的高分子修補膠帶或與之相匹配的高分子防水涂料。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材料的使用說明和標準施工工藝進行操作,確保修補層與原防水層能夠無縫銜接,形成穩固的防水整體,有效防止滲漏現象再次發生。
三、禁忌:隨意抹封剛性防水屋面裂縫
不經仔細觀察和分析,隨意采用普通水泥砂漿抹封剛性防水屋面裂縫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剛性防水屋面由于自身材質特性,在受到溫度變化、地基沉降、混凝土收縮等因素影響時,容易產生裂縫。普通水泥砂漿雖然具有一定的粘結性和填充性,但因其剛性較大,柔韌性不足,簡單地用其抹封裂縫,往往只是表面功夫。隨著時間推移和環境變化,裂縫原處極易重新開裂,而且由于水泥砂漿與原剛性防水層的變形不協調,還可能引發周邊區域甚至其他位置出現新的裂縫,使滲漏問題愈發嚴重,屋面防水性能急劇下降,嚴重影響建筑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正確做法:針對剛性防水屋面裂縫的防水施工,必須遵循嚴謹的科學流程。首先,對裂縫進行全面、細致的現場考察,包括裂縫的大小、深度、長度、走向、分布情況以及裂縫產生的原因(是溫度裂縫、收縮裂縫還是結構裂縫等)。根據裂縫的具體特征,制定個性化的修補方案。對于寬度較小的裂縫(一般小于 0.2mm),可采用密封材料(如聚氨酯密封膠、硅酮密封膠等)進行密封處理,將裂縫填滿并確保密封膠與裂縫兩側的混凝土粘結牢固;對于寬度在 0.2 - 2mm 之間的裂縫,可先沿裂縫開鑿出 V 形或 U 形槽,然后用防水涂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等)進行涂刷填充,必要時可鋪設一層胎體增強材料(如玻纖布、聚酯無紡布等)以增強防水層的抗拉強度;對于寬度大于 2mm 的較大裂縫,則需采用防水卷材(如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進行局部鋪貼,將裂縫完全覆蓋并與周邊的原防水層做好搭接密封處理。若屋面裂縫數量較多、分布較廣且施工難度較大,建議尋求專業的防水施工團隊進行處理,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的技術設備,確保裂縫修補質量達到理想效果,恢復屋面的防水功能。
四、禁忌:單點堵漏處理滲漏
在檢查建筑滲漏情況時,僅發現一處漏水就單純堵一處的做法是極為短視和錯誤的。這種“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完全忽視了建筑滲漏的復雜性和系統性。建筑滲漏往往是由于多個部位、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只修復部分滲漏水點,而不深入探究和解決根本問題,就如同在玩“打地鼠”游戲,剛堵住一個滲漏點,其他地方又會相繼出現滲漏,陷入反復多點修補的惡性循環。這不僅無法徹底解決滲漏問題,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同時也給建筑結構和內部裝修帶來持續的損害,嚴重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安全性。
正確做法:正確的防水滲漏修復施工應遵循科學合理的工作程序。首先,按照“先堵大漏、后堵小漏”的順序進行處理。大漏點通常是滲漏的主要源頭,其漏水量大,對建筑結構和室內環境的影響更為嚴重,先將大漏點堵住可以迅速減少滲漏水量,為后續的全面修復創造有利條件。在堵住大漏點后,再仔細排查并處理小漏點,確保所有明顯的滲漏部位都得到有效修復。其次,遵循“先堵高處、后修低處”的原則。因為水往低處流,高處的滲漏點若不先修復,即使低處暫時堵住,隨著積水的增加,仍會從高處滲漏點流下,導致低處再次滲漏。先修復高處滲漏點,可以有效截斷水流路徑,避免滲漏問題反復。最后,按照“先修墻體、后修地板”的順序開展工作。墻體滲漏可能會影響到地板及周邊區域,如果先修地板而墻體滲漏未解決,修復后的地板仍會受到滲漏影響而損壞。先徹底修復墻體滲漏,再對地板進行處理,能夠確保整個建筑滲漏修復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從根本上解決滲漏問題,保障建筑的防水性能和結構安全。
五、禁忌:帶水作業進行防水砂漿翻修
在有滲漏水的情況下直接用防水砂漿抹面進行全面翻修是嚴重違反施工規范的做法。防水砂漿的固化過程需要相對干燥、穩定的環境條件,在有滲漏水的情況下進行施工,滲漏水會不斷沖刷和稀釋防水砂漿,使其無法正常固化,導致其粘接效果大打折扣,無法與基層形成牢固的粘結,密實度也無法達到設計要求,抗滲能力更是無從談起。這樣的翻修工程注定會以失敗告終,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材料和人力成本,還延誤了修復工期,使滲漏問題愈發嚴重,給建筑結構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
正確做法:當面臨需要用防水砂漿抹面進行翻修且存在滲漏水情況時,首先應進行科學合理的引、排水處理。在滲漏水較為集中的部位設置引流管,將滲漏水有序地引導至指定位置排出,避免其在施工區域肆意流淌。對于滲漏點較為明確且滲漏量較小的位置,可采用堵漏靈等快速止水材料進行局部止水處理,迅速控制滲漏情況。對于滲漏較為嚴重且范圍較大、需要注漿處理的部位,應先進行壓力注漿。根據滲漏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注漿材料(如聚氨酯注漿液、水泥基注漿材料等),通過壓力將注漿液注入到滲漏縫隙或孔洞中,使其填充密實,達到止水的目的。在確保基面無滲漏現象后,再進行防水砂漿抹面的施工。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防水砂漿的配合比進行配料,確保其攪拌均勻,并按照規范要求進行分層涂抹、壓實抹光,保證防水砂漿層的厚度、密實度和抗滲性能符合設計要求,從而實現有效的防水翻修效果,恢復屋面的防水功能,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
總之,建筑防水工程是一項系統而嚴謹的工作,無論是屋面防水還是其他部位的防水處理,從發現滲漏問題到提出解決方案,從材料選定到具體施工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進行標準化作業。只有嚴格遵循科學合理的施工規范和工藝要求,才能確保防水工程的質量和效果,為建筑提供可靠的防水保護,避免因滲漏問題給建筑結構、室內裝修以及使用者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和損失。
版權所有 ? 深圳市橋禹建筑裝飾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4350553號
親愛的橋禹建筑裝飾